设备材料涉及金属材料(以钢材为主)和非金属材料(以塑料为主)。
一、设备材料的性能
设备材料的性能是选择材料的根本依据,材料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
1、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工程上需要材料的屈服强度高且屈服极限与强度极限的比值(屈强比)要小。蠕变极限是指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某一温度下,使试件在1万(或10万)小时内产生的变形量为1%时的大应力。“疲劳破坏”是指金属材料在小于屈服强度的交变载荷长期作用下发生断裂的现象。疲劳强度是指金属材料经过无限次反复交变载荷不受破坏的大应力。
2、 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在表面上的不大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常用的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硬度高的材料强度高,耐磨性能较好,但切削加工性能较差。
3、 塑性
材料的性是指材料受力时,当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变形而不即行断裂的性质。塑性是以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作为材料塑性的指标。
4、耐腐蚀性
材料对周围介质,如大气、水汽、各种电解液浸蚀的抵抗能力称为耐腐蚀性。
5、抗氧化性
钢铁在高温下与自由氧发生氧化腐蚀,生成易剥落的FeO氧化皮;钢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产生高温氧化与脱碳作用,使钢的力学性能下降。高温设备必须选用耐热材料材料的耐腐蚀性不强将影响设备使用寿命。金属材料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较差,有机非金属材料耐酸性较强
二、加工工艺性能
金属和合金的工艺性能是指可铸造性能、可锻造性能、可焊性能、可切削加工性能。
1、可铸性
可铸造性主要指液体金属的流动性和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和偏析倾向。流动性好的金属能充满铸型,能浇铸较薄的与形状复杂的铸件,合金钢与高碳钢比低碳钢偏析倾向大,铸造后要用热处理方法消除偏析。铝、灰铸铁和锡青铜铸造性能较好。
2、锻性
可锻性是指金属承受压力加工(锻造)而变形的能力。低碳钢的可锻性比中碳钢及高碳钢好;碳钢比合金钢可锻性好;铸铁是脆性材料不能锻压加工。
3、焊接性
焊接性是指能用焊接方法使两块金属牢固连接,不发生裂纹,具有与母体材料相应的强度的特性。低碳钢具有优良的焊接性,铸铁、铝合金等材料的焊接性较差。
4、可切削加工性
是指金属是否易于切削。灰铸铁、碳钢的切削性较好常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钢铁及其合金)和有色金属材料(铁以外的金属)。